发布时间:2025-05-06 点此:1051次
刘赤军从床上弹起,一看时刻清晨三点,天还没亮。但顾不了那么多,他利索地穿好衣服开车前往作业站,他想到一个点子,得立刻用设备做推动演算。等终究构成产品图纸,现已是正午12点。
这是火箭发动机企业陕西天回航天技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天回航天)创始人兼董事长刘赤军的常态。每天睡前、走路、吃饭,只要是一个人的时分,他都在考虑。主意许多,首要关于运载火箭和发动机,关于怎么改善产品技能,怎么更好地服务我国航天事业。
10月13日,SpaceX的星舰成功完结了“筷子夹火箭”,即用机械臂初次成功捕获突如其来的一级火箭。刘赤军对此很激动,他以为这是火箭原位收回技能里程碑式的工作,运载火箭彻底重复运用,为完结探究太空航班化奠定了根底。
简略来说便是,或许未来某一天人们真的能够守时定点,像乘坐航班相同乘火箭去太空。关于马斯克的火星移民方案,这或是重要一步。
但从全球商业航天竞赛格式来看,刘赤军倍感压力。美国一家独大,不仅是在轨卫星数量全球最多的国家,2023年火箭发射次数和发射分量上也都远超其他国家。我国商业航天开展水平也与美国有必定距离。
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加速自己卫星链的掩盖,我国战略是“占频保轨”,就要赶快发射更多的卫星,所以刘赤军满脑子都是“下降火箭发射本钱和进步运载功率”。
这位航天老兵现已从业33年。湖南人刘赤军本科结业于国防科技大学,1991年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(航天六院)硕士结业后留任,曾担任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副总规划师,航天推动技能研究院液氧火油发动机系列总规划师等要职,现为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得益于方针鼓舞支撑,他在2021年建立天回航天。本年2月,天回航天获超亿元A轮融资,投前估值20亿元。
我国商业航天在2014年商场敞开后进入快速开展阶段,他也留意到,近年来,该商场投融资规划也在不断扩展。IT桔子数据显现,到现在,我国商业航天工业共有近200起投融资,2024年至今11月,就有19起投融资,不少融资金额高达几十亿元。现在国内商业航天百家争鸣,刘赤军期望能多一些协作,少一些同业竞赛。
11月13日,刘赤军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现场接受了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专访,从火箭发动机谈到商业航天,从竞赛谈到应战,他反复强调,要尽力“下降火箭发射本钱和进步运载功率”。
珠海航展天回航天展台 图片来历:每经记者 舒冬妮 摄
NBD:火箭发射和商业航天是不是离一般民众有些悠远?
刘赤军:其实火箭发射和商业航天与人们的日子休戚相关,咱们的手机以及许多通讯设备用的都是卫星通讯,卫星需求靠火箭发射到轨迹,再供给信号,包含咱们用到的帆海定位、山区户外通讯、资源勘察、导航等等,最源头便是火箭。或许这个工业链太长了,咱们联想不到那么多,觉得生疏,但它其实离咱们很近。
国外有全民航天的概念,这在国内是没有的,所以也期望咱们都能参与进来,呼吁全民都参与航天的一些活动,经过网站网络,全民共建未来太空,这能够很好地鼓励航天企业的开展,一起有专业爱好者也或许成为企业的智囊团,给到企业启示。
NBD:您的团队是怎么定位天回航天的火箭发动机产品在商场中的人物?您怎么看待公司在商业航天工业链上的定位?
刘赤军:天回航天是一家专心于先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高新技能企业,定位是要做国内商业航天液体动力的引领者和主导供货商。咱们现在有4款液体火箭发动机,详细包含100吨推力液氧火油混合循环发动机“红龙一号”,85吨推力液氧火油抽气循环发动机“巧龙一号”,2.5吨推力先进高空发动机“小龙一号”及控龙系列发动机。现在在功用、推重比、可靠性、经济性上,都是比较抢先的,能有用进步火箭的运载功率。
火箭发动机相当于运载火箭的心脏,功用好坏直接决议了运载火箭的功率,所以发动机的技能门槛也是最高的,占运载火箭的全体本钱是30%至50%。其他的占比比较高的便是箱体结构和电气设备。
天回航天火箭发动机“巧龙一号” 图片来历:每经记者 舒冬妮 摄
一台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周期大概是3—5年,根据之前的沉积,咱们的进程比较快,3年就完结了多款发动机的研制,现在在不断尽力进步功用。
我在航天六院作业的时分,国家正在研制新一代火箭发动机,阅历了十来年绵长的研制周期。后边研制周期变成6—8年,再到现在的3—5年,在长时间的堆集和沉积之后,研制速度大大加速了。
NBD:跟着技能进步和商场需求的增加,商业航天正在成为全球重视的焦点。全球的商业航天开展是什么样的?我国与之比较处于什么地步?
刘赤军:全球商业航天的开展能够说是一家独大,首要指美国马斯克的SpaceX公司,它的火箭发射占有了全球绝大部分。而咱们国家和美国比,航天发射运载功率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。
单说发动机的话,在某些方面仍是处于平等的水平。但咱们的全体立异力度不行,在发动机功用进步上还有一些空间。咱们也期望经过尽力,完结国家商业航天火箭发射的开展速度,进步咱们的发射功率和下降本钱。
全体来说,在商业航天的全球竞赛格式中,美国一家独大,我国也处于比较抢先的位置,但也要意识到距离。
NBD:全球商业航天的竞赛剧烈吗?这些竞赛首要会集在哪些细分方向?
刘赤军:比较剧烈,特别是在轨迹资源的抢占上。由于频段资源和轨迹资源都是有限的,全球都在加速完结自己的卫星链掩盖,竞赛压力很大,咱们要“占频保轨”(占有频段保存轨迹),赶快发射更多的卫星。所以咱们愈加需求进步运载火箭的功率,大幅下降本钱,加速火箭发射频率。
我国的在轨卫星是900多颗,位居国际第二位。美国的在轨卫星数量是5000多颗,在全球总活泼卫星数量一半左右,就2023年就发射了2000多颗。仅SpaceX一家公司,近地轨迹资源就占有了大部分,所以这是十分十分火急的竞赛焦点。
NBD:那从您的视角来看,我国的卫星互联网开展处于怎样的阶段和水平?现在商业航天最大的应战是什么?
刘赤军:商业航天最大的应战仍是真实下降发射本钱和进步功率,咱们有必要大幅进步运载火箭的运载功率和才干,从上一年来看,咱们的发射次数是有限的,这取决于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发动机产能缺乏,不能支撑高频次的航天发射;第二是运载功率偏低,规划偏小,假如咱们能做一些大型的运载火箭,把运载才干大幅进步,一起选用先进的高功用动力,能够大幅进步功率。
要组成卫星互联网需求发射许多卫星,需求大运力商业运载火箭经过高频次发射来完结。
别的一方面,资金的确保和实验资源的确保等都还有很大应战。要加速高功用发动机研制的速度,需求资金的许多投入,足够的资金有助于快速迭代,服务于各种火箭全体的需求。
刘赤军在珠海航展现场 图片来历:每经记者 舒冬妮 摄
提到资金投入,咱们不倡议每家公司都去建造自己的实验台和发射工位,由于它的投入本钱很高,建造周期也长。假如这些资源能被敞开同享,也有利于进步资金的利用率。
NBD:本年10月,SpaceX的星舰成功完结了“筷子夹火箭”,我信任您必定也榜首时刻重视到这个工作了,您其时榜首感触怎么样?您怎么看待SpaceX的成功经验?
刘赤军:“筷子夹火箭”这种收回方法取得成功,是原位收回技能里程碑式的工作,运载火箭的重复运用看到了曙光,为探究太空完结航班化发射火箭奠定了根底。
看到这个音讯,我也很激动。能够说马斯克在探究太空和商业航天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,也鼓励咱们要赶快打破这种火箭彻底重复运用的技能。发动机现已具有可重复运用的功用,但要完结商业运载火箭的彻底重复运用,还需求霸占一些全体层面的要害技能。
完结火箭的可重复运用是下降本钱的底子之路,这里边发动机十分要害,由于每次的重复实验都要以献身部分运力为价值,所以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次数足够多,才干真实大幅下降运载火箭的发射本钱,所以这对发动机的可靠性、可重复运用性,都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。
咱们在发动机顶层规划的时分,就考虑可靠性,一起经过批量化流水线出产进步一致性,下降发动机的制作和运用本钱,最后能下降40%至50%本钱。
要完结运载火箭的重复运用,就需求许多的实验,需求许多试错,马斯克便是走的这样一条路。从商业航天来说,咱们期望能更多敞开一些国家资源,能把实验做得更充沛,一起也能忍耐一些实践飞翔的试错才干,供给更多的资源和时机,商业航天的开展或许会更好。
NBD:近几年商业航天的投融资规划在加大,国内的商业航天竞赛情况怎么?
刘赤军:近几年国内商业航天的投融资规划在逐步扩展,实践上也引进了许多具有发射才干的全体火箭公司。能够说国内的商业航天处于高速开展的初级阶段,但仍需求大幅进步功率和下降本钱,这是咱们面对的一个应战,也是有必要赶快处理的问题。
所以国内的商业航天我期望是进行一些协作,而不是做同业竞赛,这会对进步功率发生负面影响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发动机、辅导操控、结构和全体都各司其职,然后构成协作,强强联合,这会让我国的商业航天开展愈加健康,未来也会走得更远。
现在来看,国内许多火箭公司都在研制自己的发动机,其实这样会形成资源和本钱的重复,我倡议和期望咱们能联合起来,以各自特长来推动规划化开展。咱们的发动机是即将进行规划化出产的,现在是现已布局和规划了一年满产1000台先进发动机出产规划,能确保为其他商业航天公司供给优异的动力。
每日经济新闻